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【视频】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有条彩虹步道,专为普外科手术后患儿康复使用
发布日期:2025-03-04 13:17 点击次数:111
扬子晚报网2月28日讯(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)近日,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病区,记者发现一条长132米的彩虹步道成为术后小患者最爱的“打卡地”。它不仅用缤纷色彩点亮了传统医疗空间,更以精准量化康复的创新模式,让孩子的每一步训练都有迹可循、有据可依,成为融合医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的“康复新坐标”。
这条彩虹步道以分段色块标注距离,患儿每日行走的步数、完成距离均可实时记录。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ERAS(快速康复外科治疗),鼓励孩子下床活动,过去依赖主观观察,现在通过步道量化数据,康复效率明显提升。”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护士长孟红艳说。
据介绍,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儿术后恢复阶段,个性化制定“每日目标”——从最初“挑战5米”到逐步“征服彩虹全程”,数据化的康复进程让家长看得见希望,也让医疗团队能动态评估肌力恢复、平衡能力等关键指标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此外彩虹步道色彩鲜艳,能吸引孩子主动进行康复锻炼,这样对促进肠功能恢复非常有好处。
在现场,一些患儿家长正带着孩子在彩虹步道上做康复训练。“再走2米就到蓝色啦!”“走到步道可以摁手印啦!”……患儿在做康复训练同时,家长与医护人员为他们加油、打气,用“游戏成就”替代“治疗压力”。“孩子把‘今天走了20米’当骄傲,甚至会主动和医生‘讨价还价’想多走几步。”一位家长感慨道:这种积极心态,正是彩虹步道“去医疗化”设计的初衷——让康复融入童趣,让治疗变成期待。
“彩虹步道不只是一条路,更是一座桥梁:这里,每一米都写满医学的严谨,每一色都沉淀着人文的柔光。让康复看得见进度,让关爱摸得到温度。”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护士长孟红艳说。
校对 陶善工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黑裙飘飘, 步履生风